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熟悉 be quiet! 產品的人多少都知道,他們一向不是以絢麗的外觀和 RGB 而聞名。而是以靜音風扇和低調的設計語言為賣點,配上經典的橘色配色。之前我用過 Pure Base 500 系列,最近我開始使用 be quiet! Dark Base 701,搭配組裝一台桌機。

因為 Pure Base 500 算是 be quiet! 比較入門的產品,所以這也是我第一次親自上手他們家比較高階的機殼。靜音和散熱效果方面不用說,風扇都是自家 Pure Wings 或 Silent Wings。但也好奇他們在高階機殼,會不會改善中低階機殼的缺點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其中我覺得很大的不同,就是 Dark Base 701 玻璃不像 Pure Base 500 系列使用玻璃打孔方式,在拆卸安裝上會更安全,造型也更好看。4mm 玻璃厚度也滿厚的,拿起來滿有份量感的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Dark Base 701 其他基本安裝規格我們也先過一下,標示顯卡安裝長度到 430mm,CPU 散熱器高度 185mm,前面、頂部都可以安裝 360 水冷排。主艙最大支援安裝 E-ATX 尺寸的主機板,所以我覺得無論如何至少搭個 ATX 的主板,這樣組裝後比例上比較好看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機殼預裝三顆 14cm 的風扇,都是 Silent Wing 4 140mm PWM,high speed 版本。前置、後置、頂部各一顆。我選擇將頂部的這顆風扇卸下,安裝到前置作為進風。在開機後、安裝系統前,因為還沒有調整風扇轉速,手放在附近都可以感覺到滿滿的生命力。風扇聲多少還是有一點,但以 1,900rpm 的轉速和這個風量,真的很可以,不虧是 14cm 的風扇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機殼背後也預裝一顆 PWM 和 ARGB hub,ARGB 部分可以透過前面板的按鈕來切換,風扇則支援到 8 個 PWM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整個機殼安裝的佈局其實挺有意思,除了前方、頂部都可以安裝 360mm 水冷排。整體採用半模組化的方式,如果要安裝前方、頂部風扇,都可以將整片支架拆下來安裝,裝好水冷、風扇後再將支架裝回去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而在拆前面板時,會發現前面板雖然是塑膠材質,但相較之前我用過 be quiet! 中階機殼的塑膠件比較粗糙,我覺得 701 的感受就比較對得起這個價格。而且拆下的手感不會太硬,適中的力量就可以免工具拆線前面罩。上面的 ARGB 也是透過金屬接觸點的方式連接,因此拿下前面罩也不用拔任何的線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前面板的濾網滿細的,採用卡槽和磁吸兩種固定方式併用,快速拆裝清潔沒問題。

反向安裝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反裝這點是裝完才發現,他的產品特色有寫到「多功能主機板托盤,可選擇反向安裝」。我看了一下說明書,其實有簡單提到怎麼操作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剛提到他採用半模組化的方式,整個背後這片,和周圍幾個框架,只要從後方卸下周圍螺絲就可以拆下來,反著裝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根據管網圖片的樣貌,實際裝起來機殼就適合放在左手邊,主機板方向上下顛倒。顯卡面向頂部,CPU 散熱器和主機板後 I/O 也會變成在下面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而且玻璃側板跟金屬擋板是可以互換,這也代表如果你想要兩面玻璃或是兩面金屬,理論上只要能跟代理商買到零件,其實是可以達成的。總之反裝這點滿酷的,但我建議有裝過幾次電腦的玩家再來嘗試,這對新手會有一點越級打怪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而這樣的設計,也讓他主機板背後這片鈑金,在支撐上完全仰賴前後兩邊的鎖點,在中間行程大跨距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即便他鈑金已經用到 1mm 的厚度,照理來說應該很結實,但實際在安裝一些需要比較大力的零件時,會感覺背後軟軟的。優點的話,就是他完全沒有過線孔,因為整個頂部都是過線空間,而且完全無遮擋的,非常自由,很有特色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前方區域,背面可以安裝兩顆 HDD,正面也可以安裝兩顆 SSD。主後方背面和底部電源艙,也都還有安裝空間。Mid-tower 機殼雖然外觀體積比較大,但好處就是安裝支援性上很豐富。此外他也支援顯卡直立的選項,但我這次還是先用傳統的安裝方式。

主機板 ASRock Z790 Pro RS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主機板我使用 ASRock Z790 Pro RS,他是 Z790 定位入門的板子,價格也是 Z790 中數一數二便宜的,目前通路才 $6,390。這張板子的供電也滿足的,14+1+1 項,推動 Intel Core i5-14600K 沒什麼問題。當然在 I/O 上相較萬元等級的板子,算是陽春而已,但是基本的都有。前置 USB-C 支援 USB3.2 Gen2 x2 20Gbps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後 I/O DP、HDMI 都有,也有 2.5GbE 網路。畢竟價格這麼便宜,就不太需要太苛責了,真的比較不方便的,就是少個無線網卡。不過沒關係,剛好我最近在開箱 TP-Link Wi-Fi 6E 產品,因為 Wi-Fi 6E,6GHz 的頻段終於開放了。我一次安裝了兩張 WiFi 6E 網卡拿來做一些測試,最後在這台桌機主要使用 TP-Link Archer TEX72E 這張三頻 Wi-Fi 6E 網卡。

散熱器 be quiet! Dark Rock Elite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散熱器使用 be quiet! 前一陣子推出的 Dark Rock Elite,標示 280W TDP。是目前 be quiet! 的旗艦風冷。之前是裝在 i9–12900K 上,這次拿來壓 i5–14600K。話說 i9–12900K 經過兩年,和 i5–14600K 的理論跑分效能其實差不多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整個散熱鰭片、風扇和配件的做工,到設計得讓安裝流程很順,雖然這顆價格也不便宜,要上 360 水冷都沒問題了,但是對於想用風冷的使用者來說,真的是夢幻逸品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標示高度是 168mm,距離這個機殼能支援的散熱器高度 185mm 還有一點餘裕。實際安裝後,的確距離玻璃還有一點空間。

記憶體 v-color Manta XSky DDR5 7200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記憶體配合主機板 DDR5,但我又想要貫徹 Dark Base 701 內裝無 RGB 燈光的調性。選擇 v-color Manta XSky DDR5 7200,16GB x2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這套其實是高階款的用料,換上無 RGB 的散熱片馬甲,真的是絕無僅有。目前市場上高頻率記憶體大多是有燈光效果,無燈光效果不能說沒有,但選擇真的少很多很多。而這套 XSky 就達成了我的願望,XMP 開下去直接 7200,後續再來慢慢調參數。當然如果整套系統你想搭配 DDR4 的話,主機板也可以省個幾百元。

SSD:Micron Crucial T500 2TB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SSD 使用前一陣子開箱的 Crucial T500 2TB,沒有 heatsink 的版本。之前我們有一篇文章介紹。採用美光 TLC 顆粒,TBW 不太需要擔心。但依舊沒有 4TB 版本,且上市開價偏高,希望可以有多一點促銷啦。

顯卡:PNY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XLR8 VERTO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顯卡也是之前開箱的 PNY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 XLR8 VERTO,搭配 i5–14600K 算是很不錯的組合。大概就是這個三卡槽,直接宣判第二條 PCIe x16 是廢掉的,因為不管插什麼都會機構干涉。

電源:be quiet! Straight Power 12 1000W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配合顯卡使用 12VHPWR 的電源,be quiet! Straight Power 12 1000W。之前我有用過同系列 Straight Power 11。Straight Power 12 是比較新推出的系列,在用料和規格上很多地方都有升級。手上這顆瓦數比較高,實際上按照上面類似規格,選 750W 就可以了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實際安裝的發現 12VHPWR 的線比較短,實際裝完沒什麼餘裕,線頭彎曲也比較極限,這個是大家使用上可能會遇到的狀況。

擷取卡:AVerMedia GC571、GC575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剛好最近在玩擷取卡,所以也嘗試將 AVerMedia 的擷取卡裝在這套桌機上來運行。

比較好玩的是,我也測試兩張將取卡同時工作的可能性,是沒問題的。

組裝和使用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組裝完之後,簡單跑分測試了一下。be quiet! 風扇,不管是機殼上還是風冷上的,本來就以散熱強悍卻同時靜音而聞名,另一方面是最近天氣很冷,感覺跑分跑出來的分數都很不錯。風扇也滿安靜的,都是徐徐的風聲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整台機器重得要命呀,原本光 Dark Base 701 淨重標示就達到 12.8kg,再加上一堆電腦零組件安裝上去後,整台超重的。個人滿喜歡他底部四個腳的設計,倒著搬運時,還可以充當把手來用(誤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be quiet! Dark Base 701 價格 $7,390 注定是高階玩家的市場,難以被新手玩家看到。如果你也用過許多不同品牌的機殼,應該可以感受到前面反裝的樂趣。而 be quiet! 的風扇和散熱系統的做工和用料都比較好,價格也比較高。沒有 RGB 看起來很難讓一般重視外形、不懂規格的消費者所青睞。但是真的有預算、有用過他們家產品的朋友,幾乎都沒有負面評價。在靜音和耐用上的實用主義來說,我自己其他台桌機用了幾年也覺得很棒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Dark Base 701 多元的安裝方式讓專業玩家有更多選擇和樂趣。這個價位帶同時也有很多外觀新潮、炫目、做工優秀的機殼選擇。我覺得 be quiet! 的設計上可能要更俐落大方一點,但不要走 RGB 很 fancy 那個路線。這樣既不會嚇跑原來的忠實用戶,也能夠讓更多入門、中階層玩家看到簡約大方,也能有很好的散熱性能,當然這是我自己的主觀啦。

 

靜音專家 be quiet! Dark Base 701 超

這次看到 Dark Base 701 的作工是有符合這個價位帶該有的細節,的確有改變過去我覺得塑膠件做工比較粗糙的印象。金屬件的部分依舊做得很好,理線空間也安排合理,設計上也有很多方便的小巧思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EnterB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